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男,72岁,因“反复反酸、腹胀1年余,再发1月余”于2021-12-10入院。
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有反酸,进食过多后有呕吐,偶有腹泻,解水样便3~4次/天。无腹痛,无皮疹,无水肿等不适。
住院检查示低蛋白血症(白蛋白最低23g/l),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肠壁广泛水肿增厚。胶囊内镜示十二指肠多发隆起及充血,空肠弥散粗糙充血水肿及糜烂,炎症考虑,建议结合临床及病理,多发疤痕及大小不一憩室。
结合胶囊内镜结果,当时诊断考虑“胃肠炎,小肠炎首先考虑”。
予补充白蛋白、泮托拉唑抑酸护胃、禁食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出院。
出院后门诊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1月前再次出现腹胀、反酸症状,进食后有恶心呕吐,胃纳差,平均每天吃1餐,偶有腹泻,2~3次/天。2021-11外院血常规、生化未见明显异常,行胃肠镜未见明确异常。因反复腹痛原因不明,再次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殊;
个人大量吸烟饮酒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家族史无殊。
入院查体及相关检查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查体无异常发现;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脐上可触及条块状包块(空腹时无,进食后明显,午后尤甚),质韧,可活动,听诊肠鸣音正常;余查体无殊。
生化指标:肝酶及胆红素正常,白蛋白(ALB) 23.8g/L,球蛋白18.8g/L;叶酸、维生素B12正常;
血常规:WBC 6.3×109/L,血红蛋白(Hb) 115g/L,血小板(PLT) 273×109/L;
便常规:尿蛋白 弱阳性;大便OB(+);粪钙卫蛋白正常;
感染筛查:结核感染T细胞有反应性。CMV-DNA、 EB-DNA:阴性。
肿瘤筛查:肿瘤标志物CA125 48.92U/ml, CA72-415.01U/ml;血尿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游离轻链均未见异常。
免疫病筛查:免疫球蛋白、补体、IgG4、自身免疫抗体谱、抗核抗体(ANA抗体)谱均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淋巴结超声:中上腹肠系膜区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肿大淋巴结;左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可及;后腹膜区、颈部淋巴结显示部分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右腋下多发淋巴结可及。
腹水穿刺检查:送检病原、抗酸染色、腹水Xpert均未见异常,后复查腹水量小,难以再次穿刺。
腹部增强:腹腔局部肠管扩张积液,十二指肠、结肠、小肠多发憩室。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较1年前新发,腹盆腔积液。
01
诊断分析:
与影像科沟通,进一步阅片,我们发现,患者腹腔部分“扩张的肠管”,其实并非肠梗阻所致,而是巨大的憩室!反思患者腹痛病因,慢性病程,迁延不愈,筛查了相关病因,包括结核、肿瘤、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没有一个指向性的结果,但小肠多发憩室确实非常的突出,因此,患者反复腹痛,其原因我们认定在憩室炎。如此多发的小肠憩室,其病因通常为继发,因此我们完善钡条试验,果然提示动力异常。
至此,患者的诊断告一段落,治疗却是一大难题。
入院后经抗感染、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腹痛症状有部分好转,但一旦开放饮食,腹痛即反复发作,改善动力障碍等治疗均没有显著的效果。
患者反复腹痛1年余,症状显著影响平素生活,他十分的焦虑:医生,我这个腹痛这个能手术治疗吗?
确实,对于内科治疗效果欠佳的憩室炎,可以考虑手术。但让我们纠结的是,该例患者CT提示憩室病变较为广泛,若想要缓解症状,手术可能会导致切除肠道过多,术后可能会有短肠综合征的风险。对于一个良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这样的选择令人难以接受。
因此,如果要手术,就需要更加精准的评估患者的病变范围,CT对于如此多的憩室,很难给病变范围做出一个精准的评估,而胶囊内镜则有极高的嵌顿风险。此时,我们想到,也许小肠镜探路,可以帮助更清楚的评估病变的范围。但小肠镜的风险也极高,这个患者高龄、低蛋白血症、多发憩室,此时小肠镜有很高的穿孔风险。
经过多次内外科讨论,以及与患者充分的沟通后,他同意完善小肠镜,小肠镜给他的诊治也带来了希望。
小肠镜下我们发现,尽管患者CT提示存在广泛的憩室,但主要憩室多集中于空回肠交界处,经肛约3.5 m、经口约1 m的肠道基本正常,因此该患者非常适合手术!
02
手术治疗
术前我们再次行消化道造影评估:
造影见:空肠多发憩室,大者约40 mm,左中上腹小肠腔局限扩张积气,可见数个小气液平,90 min再次摄片,小肠腔内仍见较多对比剂滞留。
明确病变后,他也接受了手术治疗:
术中见:距离十二指肠悬韧带50~130 cm空肠多发憩室,切除病变肠管,行功能性端端吻合,剩余小肠450cm。剩余小肠无肉眼可及病变。
述评
小肠憩室病多由动力障碍、小肠动力不足继发而来,多数发生于空肠。因反复憩室炎可能导致贫血、低蛋白血症、肠梗阻,因此患者很可能会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其治疗可以保守治疗为主,但若出现消化道出血、梗阻、穿孔等,亦可考虑手术。本例患者的难点在于病变的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手术策略,在能达到缓解症状目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对后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小肠镜在这一例患者评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例患者在手术后症状显著改善,但远期预后还需要进一步随访。
来源:邵逸夫IBD团队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