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2022年9月26日,央视新闻援引国家卫健委消息做出了相关报道,该设计是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并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规划布局,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具体如何操作?能否改变现有的医院格局?
广东、江苏、湖北等地的多家医院,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尚在起步阶段”。最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称“广东医附院”)相关负责人、医生等多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并就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广东医附院位于粤西地区的湛江市,是广东省入选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五家医院之一。以该院为样本,可以一窥上述规划的设计逻辑和实施路径。
省会城市之外的选择
2020年7月,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遴选工作在全国拉开序幕。
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到,遴选省会城市之外的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综合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遴选的原则考虑省域医疗资源分布、人口、面积、区位交通以及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疾病谱、就医流向等因素,在省域内划分辐射片区。
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写明,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筹措安排。对每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央预算投资补助额度最高2亿元。
在公布的建设方案中,资金用途没有明确限制。上述遴选方案指明,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内容包括科学配置医疗设备、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比如支持必要的业务用房改扩建,立足实际适度超前提高建设标准等。
这一规划,也成为了各地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
2022年11月,《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发布,谈到巩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依托区域高水平医院,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地方如何遴选?
广东省卫健委公开给省人大代表的建议答复函透露,2020年12月,相关部门对除广深外的19家申报医院的各项指标梳理汇总和量化评估,选择了五家医院。
广东省的五家医院中,广东医附院得分排名第一。其余四家是粤北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扩建,招人
粤西地区,包括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广东医附院就位于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这里是湛江市最繁华的商贸地段。
在湛江的几家三甲医院中,广东医附院声名最盛,医院最醒目的“红楼”曾是当时全国条件最好的住院大楼之一。
刘华锋1993年本科毕业就到了广东医附院工作,现已成为粤西地区肾脏病学界领头人、负责医院行政工作的副院长。在他印象中,广东医附院(总院)在过去二十年间没有扩建,医院医用面积仍保持二十年前的11万平方米。
南方周末记者在医院看到那里确实拥挤,门诊走道非常狭窄,楼与楼的间距也很小,洗手间的门一打开,就是窗口,只能容纳一个人侧身行走。
刘华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广东医附院长期面临“规模不足,人才难聚”的问题。规模受限,影响各科室发展,很多亚专科难以开展,这也成为科室人才发展的瓶颈。
“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粤西地区医院而言,政府建设资金的支持尤其重要。”刘华锋说。
位于湛江坡头区的广东医附院海东院区作为高水平医院建设重点项目,目前仍在建设中,总建筑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总规划床位数2500床,较原先增加一倍。南方周末记者前往施工现场,门卫告知该项目预计明年年中竣工,具体投入使用时间还不清楚。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首先要吸纳优质人才。
“如果说广深地区医院引进高水平人才的成本是五块钱,那粤西引进同一层次的人才就要花到一百五。”刘华锋打比方说。
多名在湛江的三甲医院工作的受访者表示,广东医附院是湛江市医疗从业者学历最高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入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后,广东医附院内部召开了首个人才工作会议,并出台了《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将人才分为七个层次,外招和内培人才待遇一致,层次越高待遇越丰厚。
该办法实施一年后,效果明显。2022年高层次人才流失4名,较2019年——2020年间高峰期流失21名明显下降。2018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仅个位数,2022年截至10月底,已引入高层次人才23名。
此外,国家级遴选方案还写道,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同时支持应用新技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收益用于人员奖励。
广东医附院相关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目前医院仅拿到了中央预算投资补贴的资金,具体资金使用计划尚未出台。
把患者留在本地
感冒到三甲,大病上省城,碰到疑难重症,只要有条件,都想找全国最好的医生,多数普通患者的就医偏好却造成了医疗资源的错配。设置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的就在于减少患者异地就医。
“对当地医疗技术不信任和对医院服务不满意,是粤西地区患者外流的主要原因。”刘华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还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先进医疗技术尚未在粤西开展,或因医保、物价限制等不能在当地使用,广深地区却有很多这些方面的优惠政策。
他举例,假设当地患者因病情需要截断一根手指,但粤西地区医院没有这项服务的收费标准,那么该患者不得不到有这项服务收费标准的广深地区医院进行手术。
将患者留在本地,吸引力之一在于医院的专科优势,有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诊疗服务。
当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群体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被称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广东医附院乳腺外科主任黄胜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他们全面掌握乳腺癌各种保乳和乳房重建技术后,因为这项技术而选择广东医附院乳腺外科的病人越来越多,乳腺癌手术从以前每年两百多台增长到现在每年六百多台。
黄胜超表示,目前全面掌握各种乳房重建技术并为乳腺癌患者制定适宜手术方式的医院不多,广东医附院为其中之一。他们曾受邀到大湾区三甲医院进行会诊。
据南方日报报道,2021年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DRG医疗服务效率排名显示,广东医附院排在全省前五。DRG指标体现的是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这一数据说明粤西地区大部分难病重病还是留在湛江。”刘华锋说,特别在上报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后,部分先进医疗技术如心脏电生理技术、心脏瓣膜介入技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近年来在省内得以较早开展,需要这部分技术的病人留了下来。
刘华锋表示,成为省级区域中心建设单位后,地方政府在支持医院建设方面的力度和工作效率会进一步提高。他期待地方政府在发展新技术以及在新技术的医保和物价政策方面有更好的支持。
“解决区域内危急、重、难病症”
“到(广东医)附院看病的人太多,还没地方停车,只能停到附近商场的停车场。”一位曾在湛江多家三甲医院就医的女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人多,身边大多数人包括自己,还是会优先选择综合性公立三甲医院就医。
1989年起,医院分级管理制度逐渐将公立医院分为三级十等。但长期以来,医疗卫生体系不得不面对“有分级无分诊”的难题。
优质医疗资源往往集中在超大城市、大城市或省会城市。同时,一个区域内又常常存在多家同等级的医院,彼此差别不大,难以发挥差异化优势。
2018年,广东医附院被列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首批九家医院之一,也是粤西地区唯一一家医院。同为粤西地区公立三甲医院的茂名市人民医院在第二批入列,阳江市人民医院、湛江市中心医院在第三批入列。
“‘顶天立地’的医疗卫生格局是国家当下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方向。”刘华锋介绍,“顶天”指的是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立地”则是县域医疗共同体的牵头医院。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则是为了补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大多设置在省会城市、大城市的“短板”。实施方案指出,其主要作用在于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输出,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
在刘华锋看来,解决区域“危急、重、难疾病救治”正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关键。危急患者需要医院反应速度足够快,且有能力稳定病人生命体征。
重症和疑难病患者,对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有更高要求。在这一方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需要逐渐缩小与省会城市医院的差距。如果越来越多的危急、重、疑难病源集中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先进设备的配备也会得到相应倾斜。
“托管”医院或科室
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像广东医附院这样的医院还有责任提升整个地区的医疗水平,主要是以“托管”的方式。
刘华锋形容,“既要发光,还要发热”。发光指自身实力过硬,发热则是提升周边医疗水平。
在入选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后,广东医附院便开始与区县级的医疗机构签署全面托管协议。2020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陆续托管三家区县级医院,包括遂溪县人民医院(现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遂溪医院”)。
这意味着托管医院要负责被托管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托管医院有权任命被托管医院的管理人员,在双方保持财务独立的基础上享有财产支配权,广东医附院的托管周期为30年。
“托管”采用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派遣入驻的形式。2021年7月26日,广东医附院的三名干部接受总院派遣入驻遂溪县人民医院,分别担任党委书记、院长和总会计师。
担任党委书记的林颢在三名派驻干部中年纪最小,接手工作时39岁,此前他已有超过十年的医院管理经验,曾先后担任院办、学科办、党办等部门负责人。对他来说,到二级医院担任一把手是一个提升管理经验的机会。
由于遂溪医院“底子较差”,37名广东医附院的医疗专家到那里帮扶坐诊。南方周末记者在遂溪医院看到,一楼电子显示屏上挂出了帮扶专家的出诊时间。
一名遂溪医院的医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起初担心大医院托管会分走病源,但后期发现病源不仅留在了院内,甚至有所增加。同时,遂溪医院修改了制度,设立进修补贴,鼓励年轻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已有28人外出交流。
刘华锋将这一形式称为“人才双向流动”,并表示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总院因“托管”而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
林颢介绍,被托管医院的建设情况由地方政府和总院双重考核,重点关注区域医疗技术的提升、人才队伍的稳定,是否能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遂溪医院院长邓烈华在向广东医附院总结一周年托管工作报告中写道,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83.67万元,增长率0.84%,其中门急诊收入同比增长15.15%。
黄胜超介绍,2014年左右,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已开始与其他医院的对应科室建立“托管关系”,或派专家直接在其他医院“共建”科室,培育或提升对应科室的水平。
对托管医院而言,与被托管医院合作,既缓解了托管医院的收治压力,也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疑难病源。
“有时候我们在乡县见到的病例,广深地区大医院的医生都未必看到过。”黄胜超说。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