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郭晨霞 梁瀛
PART.01
病史简介
患者,男,65岁。入院时间:2023年4月8日。主诉: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12天,加重5天。
患者入院12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9.2℃,伴畏寒、寒战,自服布洛芬无好转,伴咳嗽,活动后气短。6天前就诊于外院,甲、乙流抗原阴性,化验血白细胞正常,胸部CT示肺炎(未见具体报告),予玛巴洛沙韦口服,效果欠佳。5天前就诊于我院急诊,予莫西沙星400 mg qd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仍间断发热。1天前就诊于我院门诊,化验CRP 105.1 mg/L,WBC 7.9×109/L。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56,PaCO227.9 mmHg,PaO255 mmHg,考虑“Ⅰ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现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欠佳,饮食、睡眠不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改变。
2022年10月体检发现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升高,后于外院穿刺病理提示前列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自2023年2月13日起口服阿帕他胺(雄激素受体抑制剂)4粒,每日1次,共2个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分别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3.75 mg,2023年3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11.25 mg。未行化疗和放疗。2022年10月体检胸部CT示双肺散在小结节2~6 mm。2022年12月曾罹患新冠病毒感染,自行康复,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
既往为地质勘查管理层人员,已退休10年,久居家中,与爱人生活,爱人无相似症状。否认使用加湿器,否认宠物饲养史,否认动物皮毛接触史,否认发霉物质接触史,否认生食牛羊肉史,否认牧区、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
T 37℃;P 78次/min;RR 18次/min;BP 106/73 mmHg。神清语利。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未见皮疹。双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腹查体均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4月2日:外院胸部CT检查示:双上肺及下叶背段斑片状渗出(图1)。
图1 外院胸部CT(2023-04-02)
4月7日(本院)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7.9×109/L,Hb 127 g/L(↓),血小板(PLT) 307×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9.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83.6%(↑)。快速C反应蛋白(CRP) 105.1 mg/L(↑)(0~10 mg/L)。
生化组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LDH) 547 U/L(↑)、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均正常。
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563,PaO2 55 mmHg,PaCO2 27.9 mmHg,HCO3- 24.6 mmol/L,Lac 1.58 mmol/L,氧合指数262 mmHg。
尿便常规(-)
血PCT正常,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痰:呼吸道病原菌核酸七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病原体核酸七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均为阴性。
复查胸部CT: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见多发结节影、斑片影及磨玻璃密度影。双肺见索条影;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图2)。
图2 外院胸部CT(2023-04-07)
PART.02
入院诊疗
①肺部感染?②Ⅰ型呼吸衰竭;③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
入院后收入感染科病房,行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找细菌、结核菌及真菌均阴性。
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阴性。
血:军团菌抗体、G试验、GM试验、CMV及EB病毒DNA均阴性。
血:CYFRA21-1 19.8 ng/ml(↑),NSE 24.5 ng/ml(↑),CEA 6.84 ng/ml(↑),CA72-4 21.6 U/ml(↑),余均正常。(2022年10月CEA 3.41 ng/ml)。
ANA、抗核抗体谱、ANCA、抗GBM抗体阴性。
血NGS(DNA+RNA):未见病原体。
支气管镜检查(4月10日)
支气管镜下见气道大致正常,于左肺上叶舌段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入生理盐水150 ml,回收40 ml。
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胞计数17×104/ml(↑),巨噬细胞占比12%(↓),淋巴细胞占比83%(↑),中性粒细胞占比5%(↑),嗜酸性粒细胞0。
BALF找肿瘤细胞:未见。
BALF NGS(DNA+RNA):未回报病原体。
BALF肺孢子菌六胺银染色,巨细胞病毒DNA,细菌、真菌培养,涂片找细菌、真菌、结核菌均阴性。
入院后治疗
入院后予哌拉西林舒巴坦5g q8h静脉输液+磺胺3片tid口服+甲强龙40mg qd静脉输液治疗(图3)。4月12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氧合指数下降至150 mmHg,遂转入RICU。
图3 患者转入RCIU前治疗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PART.03
转入RICU
铁蛋白906 ng/ml(↑)。
血淋巴细胞亚群:CD8 119/μl(↓),B淋巴细胞70.06/μl(↓),T淋巴细胞CD3 558.23/μl(↓)。
PPD试验、结核菌抗体、布氏杆菌抗体均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
血免疫球蛋白七项(IgG、IgA、IgM、IgE、补体C3、补体C4)正常,血免疫球蛋白固定电泳未见单克隆条带。
4月13日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左舌叶灌入生理盐水80 ml,回收40 ml。
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
巨噬细胞占比5%(↓),淋巴细胞占比51%(↑),中性粒细胞占比41%(↑),嗜酸粒细胞占比3%(↑)。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0.53。
NGS(DNA+RNA)阴性;结核X-pert阴性;CNV(变异拷贝数)阴性。
细胞流式:可见部分成熟淋巴细胞、部分成熟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免疫表型均未见明显异常;成熟T细胞CD4/CD8比例轻度倒置。
患者既往前列腺癌病史,双肺弥漫间质性病变,考虑肿瘤不能除外,遂于4月15日进一步行PET-CT(图4),结果显示:双肺多发病变,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代谢增高,考虑炎症。前列腺代谢不均匀增高,符合前列腺癌表现。左侧耻骨及双侧坐骨骨质异常伴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患者双肺病变较前快速进展(图5)。
图4 患者PET-CT(2023-04-15)
图5 患者胸部CT变化
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影像学双肺弥漫间质性病变快速进展,前期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进一步行冷冻肺活检明确诊断。4月18日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于右肺下叶背段RB6b亚段内行TBCB,取肺组织3块,送病理(图6)。
图6 患者病理组织(HE染色)
右肺下叶背段冷冻肺活检(TBCB)标本:送检肺组织肺泡结构基本存在,病变呈斑片状分布,部分肺泡腔内可见Masson小体形成,部分肺泡腔内可见Masson小体与纤维素混合存在;肺泡间隔不同程度增宽,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图7)。综上表现,结合临床,倾向于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未见确切肿瘤性病变,未见真菌。免疫组化结果:TTF-1(+),PSA(-),NKX3.1(-),CMV(-)。特殊染色结果:弹性纤维(+),Masson三色(-),PTAH(+),PAS(-),PASM(-),刚果红(-)。
图7 病理表现
诊断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
调整治疗
经验性加用甲强龙80 mg/d治疗3天,患者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氧合指数在150mmHg左右。4月23日年调整为甲强龙剂量为500 mg/d治疗3天,氧合指数升至190 mmHg,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后续甲强龙逐渐减量,患者在不吸氧情况下,氧合仍然可以维持(图8)。
图8 调整治疗方案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转归
复查胸部CT并与前期相比,双肺病变逐渐吸收(图9)。
图9 复查胸部CT
PART.04
讨论
1994年Andrea J. Cohen团队总结了10例病情快速进展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严重呼吸衰竭,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肺部爆裂音、静息低氧血症;7例患者死亡;尸检显示肺泡间隔炎症、纤维化蜂窝形成。
2002年Mary B. Beasley团队总结了17例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咯血的患者,9例为快速进展至死亡、8例为亚急性起病并最终存活,组织病理学(肺活检或尸检)显示为肺泡腔内纤维蛋白球(fibrin “balls”)填充及不同程度的机化性肺炎(OP)、肺泡Ⅱ型上皮增生、水肿、急性或慢性炎症、间质增厚,并排除弥漫性肺泡损伤(DAD)、普通类型的BOOP、脓肿、嗜酸性细胞肺炎等,提出了“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病理学概念。AF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一种罕见的病理类型。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是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的一种罕见病理类型。
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病因包括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药物相关、肿瘤等。
临床表现:AFOP可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起病患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亚急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病程与普通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相似,预后相对更好,激素用量更小。该病临床表现并无明显特异性,可表现为呼吸困难(~61.7%)、干咳(~77.8%)发热(~55.6%)。肺部体征为爆裂音。实验室检查:可有WBC升高、CRP增高、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
影像学特征:AFOP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双肺下叶、外周分布(77%),大片状实变影(65.4%)、磨玻璃影(19.8%)、网格或线样征(9.9%)、结节影(4.9%)。实变影在特发性AFOP中更为常见(70%);在继发性AFOP患者中,极少部分患者可见胸腔积液(5%)或实性结节(1.3%)。在部分亚急性起病的病例中,影像表现与经典OP相似,包括弥漫或局灶性实变、伴支气管气相或磨玻璃密度影。
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肺泡腔内存在机化的纤维蛋白球,伴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无透明膜形成。
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
治疗:目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为治疗主要药物,但缺乏统一的剂量和疗程,大部分文献报道中,大多数采用较大剂量甲强龙治疗以及口服泼尼松序贯方案。
预后:AFOP临床转归与起病方式直接相关,病死率>50%。急性爆发型AFOP多迅速进展至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亚急性AFOP病程长,与COP相似,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有效,多可治愈。
本例患者既往使用阿帕他胺和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前列腺癌。前期检查充分除外了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因素,考虑药物相关AFOP。复习文献2022年3月1篇研究分析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2004—2020年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激素治疗时ILD不良事件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例如亮丙瑞林,还是二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例如比卡鲁胺、阿帕他胺等,都可能引起ILD。
Matsumoto等使用2004—2018年的JADER数据分析了药物诱导的ILD,发现ILD事件与比卡鲁胺[ROR 9.2,95%CI(7.9~10.6)]和亮丙瑞林之间存在显著关联[ROR 4.0,95%CI(3.5~4.7)]。亮丙瑞林结果的差异可能来自不同的数据库(JADER与FAERS)、不同疑似药物识别方法(所有疑似药物与主要疑似药物),以及不同的药物组合管理方法(任何亮丙瑞林治疗与亮丙瑞琳单药治疗)。为了进一步研究亮丙瑞林与ILD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以下3个子分析:亮丙瑞林单药治疗、亮丙瑞林联合治疗和亮丙瑞林单药+联合(总体)治疗;ROR和95%CI分别为:0.87(0.70~1.06)、6.75(5.60~8.13)和1.70(1.48~1.95)。笔者认为,亮丙瑞林单药治疗可能并不增加ILD的风险,亮丙瑞林联合其他药物,或其他抗前列腺癌药物单独治疗,可能是导致IL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亮丙瑞林对ILD事件的影响应谨慎对待,可能受到其他联合治疗药物(如第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影响。
阿帕他胺上市后数据提到有ILD的报道,但也仅为个案病例。在其中一例病例报道中,71岁男性患者,应用阿帕他胺3个月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1个月。BALF淋巴细胞分类51%。胸部CT可见双肺磨玻璃影及实变影。TBLB病理示:肺泡壁水肿增厚,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间隙纤维蛋白沉积。治疗方面,停用阿帕他胺,并给予大剂量甲强龙治疗(500 mg/d,连用3 d),患者呼吸状况迅速改善。甲强龙在13周内逐渐减量至5 mg。
PART.05
小结
AFOP是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一种罕见的病理类型,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病因包括肺移植术后、过敏性肺泡炎、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药物相关、肿瘤等。对于AFOP,目前无统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治疗方面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但缺乏统一的剂量和疗程,大部分文献报道中,大多数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以及口服泼尼松序贯方案。AFOP临床转归与起病方式直接相关,病死率>50%。急性爆发型AFOP多迅速发展至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亚急性AFOP病程相对缓和,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相似,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有效,预后较好。冷冻肺活检是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多种治疗前列腺癌药物均可引起间质性肺病,包括亮丙瑞林、阿帕他胺均有报道;该病例诊断明确,除外其他因素,考虑前列腺癌药物阿帕他胺相关可能性大,目前尚无该病理类型报道。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