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划重点:
(一)任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电复律!
(二)血流动力学稳定即刻完成12导联心电图
二、基本知识:
(一)改良Valsalva动作:45°半卧位用力吹动10ml注射器15秒→立即仰卧,同时举起双腿至45°-90°,维持15秒→回到半卧位观察45秒。
(二)国内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法及机制:
1. 腺苷:首剂6 mg弹丸式推注,如1~2分钟后未转复再次推注12 mg,最大用量可达18 mg;
替代:三磷酸腺苷二钠(ATP):0.1 mg/kg,弹丸式推注,无效加量(0.15 mg/kg → 0.2 mg/kg →0.25 mg/kg);
机制:腺苷是一种辅酶,可抑制慢钙离子通道内流,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及窦房传导,阻滞和延缓房室结折返途径的前向传导,大剂量还可阻断或延缓旁路的前向或逆向传导。另外还具有短暂的增强迷走神经的作用,因而能终止AVNRT和AVRT。
注意事项:Ⅱ度至Ⅲ度AVB及病窦、支气管狭窄或痉挛、旁道前传禁用。
2. 维拉帕米:5 mg+NS 20 ml缓慢静推大于2分钟,15-30分钟后可重复;
地尔硫卓:10 mg+NS 20 ml缓慢静推大于3分钟。
机制:作为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滞窦房结及房室结中的钙通道使心率减慢,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对晚期后除极诱发的室速有效。可缩短旁道前传不应期,故对于预激合并房颤有诱发室颤的风险。同时其有负性肌力作用,应用时需注意。
注意事项:低血压休克、充血性心衰、 Ⅱ度至Ⅲ度AVB及病窦、旁道前传禁用。
3. 普罗帕酮:70 mg+5% GS 20 ml缓慢静推10分钟,继以0.5~1.0 mg/min维持(140 mg+5% GS 50 ml,约10~20 ml/h);
机制: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Na+内流发挥作用,并有较弱的阻滞Ikr的作用,延长心房、房室结和旁道不应期,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此外,还有轻度的β受体和钙通道阻滞作用。
注意事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AVB、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禁用。
4. 胺碘酮:150 mg+5% GS 100 ml静滴10分钟,继以1 mg/min维持6 h,0.5 mg/min维持18h(300 mg+5% GS 50 ml,10 ml/h→5 ml/h);
机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减少K+外流延长3相动作电位时程。此外,其可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窦房、心房及房室结传导,但不改变心室内传导,且无负性肌力作用。
注意事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AVB、甲状腺功能异常、碘过敏、严重低血压、与某些可导致TdP的药物合用。
5. 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快速静推1分钟,维持量0.05~0.2 mg/kg/min(500 mg+NS 50ml);
机制: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大剂量时对气管和血管平滑肌β2肾上腺素受体也有阻滞作用。其主要作用于心肌β1肾上腺素受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延长窦房恢复时间,延长房室传导时间,从而减慢心率。
注意事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AVB、心源性休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与心脏抑制性钙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同时使用、未治疗的嗜铬细胞瘤。
6. 利多卡因:负荷量50~100 mg+NS 20ml缓慢静推大于5分钟,维持量1-4mg/min(800 mg+NS 50 ml,3.75-15ml/h);
机制: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去极化及高频率心肌中钠通道的阻滞作用强,减少4相斜率,降低自律性及提高兴奋性阈值,缩短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对于缺血心肌或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预激综合征、严重传导阻滞禁用。
7. 硫酸镁:2.5 g稀释至50 ml,缓慢静推5分钟,1小时内总量可达4 g。维持1~2g/h(2.5 g+NS 250 ml);
机制:硫酸镁可有效控制TdP,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其阻滞ICa有关。
注意事项:注意血压及呼吸情况,可酌情监测膝反射。
三、常见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处理策略
一、窄QRS心动过速
(一)体表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AVNRT、顺向型AVRT、部分房扑房速)
1. 刺激迷走:改良Valsalva动作等
2. 药物首选:腺苷、ATP
4. 药物转复失败: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体表心电图能明确诊断:
1. 房性心动过速
(1)药物首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艾司洛尔、腺苷&ATP(可转复部分房速)
(3)药物无效:同步直流电复律
2. 心房扑动/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1)抗凝:同房颤抗凝
(3)节律控制:
① 低能量(≤100J)同步电复律
② 植入具有心房ATP功能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可采用ATP终止房扑
③ 药物可选:胺碘酮
4. 不推荐使用普罗帕酮(转复效果差)
3. 心房颤动
(1)急性房颤发作≥24h立即开始抗凝,发作≥48h需正规抗凝3周或经食道超声排除血栓后再予复律,复律后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是否长期抗凝
(2)室率控制:
① 急性心衰:静脉→西地兰;口服→地高辛
② 非心衰:静脉→艾司洛尔、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口服→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缓释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③ 其他药物效果不佳时,次选胺碘酮
(3)药物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首选静脉普罗帕酮;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首选静脉胺碘酮
(4)药物无效: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宽QRS心动过速
(一). 临床考虑倾向于AVNRT伴差传或束支阻滞、逆向型AVRT
1.刺激迷走:改良Valsalva动作等
2.药物首选:普罗帕酮
3.药物次选:胺碘酮
4.药物转复失败: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 根据临床信息及心电图特征高度怀疑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为单形性室速)
1.药物首选:胺碘酮
2.药物可选:艾司洛尔
4.特发性室速首选维拉帕米
5.药物无效:同步直流电复律
(三). 可以明确诊断:
1.预激合并房颤
① 通常需要紧急电复律
② 可用药物:普罗帕酮
③ 禁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CCB
④ 胺碘酮因有潜在VF风险已被列为Ⅲ类,不推荐
2.多形性室速:通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紧急电复律
① QT间期正常:纠正病因(缺血、缺氧、心衰等);
药物首选:胺碘酮
药物可选:艾司洛尔
药物备选:利多卡因
药物无效:同步直流电复律
② QT间期延长(TdP):
i 获得性: 停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喹诺酮、大环内酯类、精神类药物、Ⅰa &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等);药物首选:硫酸镁,并辅以补钾;药物次选:利多卡因;心动过缓或长间歇诱发需提高心率:首选临时起搏,次选异丙肾上腺素。禁用胺碘酮。
ii 先天性:药物首选:艾司洛尔;药物次选:利多卡因、美西律;注意补钾补镁。
iii Brugada综合征:首选电复律;反复发作: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
iv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药物首选艾司洛尔。
参考文献:
①2019ESC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指南
② 2022ESC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管理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内科简介
本文转自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