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贺智娇 王心如 程忻
血管闭塞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重要病因之一,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以开通闭塞血管,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如ESCAPE、EXTEND-IA、MR CLEAN等,已经充分证实了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在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患者中的显著疗效[1],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在目前已发表的EVT相关临床试验中,中等血管闭塞(medium vessel occlusion,MeVO)患者大多被排除在外,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亚型,其临床意义和治疗策略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MeVO通常是指累及大脑中动脉的M2/M3段、大脑前动脉的A2/A3段以及大脑后动脉的P2/P3段的中等直径血管。尽管这些血管的直径相对较小,缺血区域相对局限,但闭塞后仍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在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溶栓)的情况下,仍有约50%的MeVO患者在3个月时无法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mRS 0-1)[2]。而近年来,随着取栓器械的微型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更细的导管、更灵活的支架取栓装置以及抽吸技术的优化,MeVO患者进行EV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日益凸显。
然而,仅有部分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提示,MeVO患者可能可以从EVT中获益[3],关于MeVO血管内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仍然有限,尤其是在患者选择、手术时机、器械选择以及长期预后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
ESCAPE-MeV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medium vessel occlusions)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究距最后正常时间12小时内,MeVO患者是否可以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
2025年2月5日,在2025年ISC大会上,来自加拿大的Michael Hill和Mayank Goyal教授公布了ESCAPE-MeVO的最终结果,且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NEJM [4]。
1.距最后正常时间12小时内
2.年龄≥18岁
3.致残性卒中(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基线NIHSS>5分
基线NIHSS 3-5分,并伴随致残性症状,如偏盲、失语、肢体功能丧失等(由各中心入组医生判断)
4.mCTA或者MRA提示中等血管闭塞(M2/M3/A2/A3/P2/P3,如下图所示),且与症状相符
EVT组:使用Solitaire X进行第一次取栓操作,后续的血管内操作将由操作者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使用任何获批的器械或器械组合。
对照组:最佳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溶栓)
90天mRS评分;90天mRS 0-1分
1.90天功能独立:mRS 0-2分
2.90天死亡事件
3.90天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95分的比例
4.EQ-5D-5L量表评分
任何不良事件的发生、24小时内脑出血事件
2022.04-2024.06期间,本研究共招募530名患者,其中255名为EVT组,275名为最佳药物治疗组,其中一名最佳药物治疗组的患者随机后立即退出了临床试验,未被纳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ITT)。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IQR)为75(65, 72)岁,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IQR)为8(5, 11)分;84.7%的患者为M2或M3闭塞。两组IVT比例分别为56.5%和60.2%。两组的基线资料见下图:
意向性分析的结果提示,对照组中43.1%(118/274)的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而EVT组达到主要终点的比例为41.6%(106/255)(adjusted RR [95%CI]: 0.95[0.79-1.15])。在次要终点方面,两组间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揭示了在不同时间窗内,EVT对于MeVO患者的疗效存在异质性:在发病到治疗时间≥260min的亚组中,最佳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EVT。
在安全性终点方面,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组,EVT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33.9% vs 25.7%),其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肺炎、复发性卒中、卒中进展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在EVT组和最佳药物治疗组的比例分别为5.4%和2.2%。
综上,ESCAPE-MeVO的结果提示,在距最后正常时间12小时内的MeVO患者中,EVT并未显著增加患者获得良好功能预后的可能性,这与同一天在ISC上公布的MeVO相关的临床试验DISTAL和DISCOUNT的结果一致。在EVT患者中,治疗后eTICI 2b-3的比例为75.1%,这一比例显著低于LVO患者接受EVT后的再通率;与此同时,与最佳药物治疗组相比,EVT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增加;此外,EVT治疗患者发病到治疗时间(中位数:270min)长于最佳药物治疗组,这主要是因为在MeVO的患者中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进行临床决策,而亚组分析中发现在发病到治疗时间≥260min的亚组中,最佳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EVT。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可能是导致EVT未能改善患者功能预后的重要原因。
虽然对MeVO的EVT的探索以阴性结果告终,但是也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在最佳药物治疗组中,仅43.1%的患者获得良好功能预后,要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取提高MeVO患者的功能预后,是否存在可能从EVT中获益的MeVO亚组,随着取栓器械和取栓流程、技术不断进步,未来MeVO患者是否可能EVT中获益等,这些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究,以解开围绕MeVO治疗的诸多谜题。
[1] MAJOIE C B, CAVALCANTE F, GRALLA J, et al. Valu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large-vessel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of six randomised trials [J]. Lancet, 2023, 402(10406): 965-74.
[2] OSPEL J M, MENON B K, DEMCHUK A M, et al.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With and Without Intravenous Alteplase Treatment [J]. Stroke, 2020, 51(11): 3232-40.
[3] OSPEL J M, NGUYEN T N, JADHAV A P,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J]. Stroke, 2024, 55(3): 769-78.
[4] GOYAL M, OSPEL J M, GANESH A,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troke Due to Medium-Vessel Occlusion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